媒体报道
泓德基金副总经理邬传雁:用长视野看大机会
来源:证券日报 时间:2020-01-06

       走过弱冠之年的公募基金,正在摆脱“固收权益不平衡”的诟病,近年来,公募发展权益的努力卓有成效,一批长期业绩优异、口碑载道的权益基金经理“带货”能力超强,他们管理的权益产品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认购或申购,在明星光环的加持下,公募市场上的爆款基金频频现身,产品规模不断走高。

 

       本次,我们专访了泓德基金副总经理邬传雁,就是这样一位“宝藏基金经理”。邬传雁从2015年8月24日开始担任泓德远见回报的基金经理,截至目前,他共管理了4只权益类基金,经历了几轮牛熊,管理规模稳步攀升,目前在管规模已逾百亿。他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又将如何看待未来的投资?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泓德基金,如愿专访到了邬传雁。

 

       从发现投资风险起步

 

       在泓德基金的会议室里,《证券日报》记者第一次见到了邬传雁本人——黑白相间的头发、一幅黑框眼镜、身穿素色西装——作为一名在资管行业从业近二十年的老兵,他比想象中朴素许多。谈起投资时的鞭辟入里、对记者提问的知无不言,《证券日报》记者在那一刻突然理解了,邬传雁能够受到如此多投资者的追捧不无道理。

 

       采访的日子在冬至将近,寒风笼罩着北京的天空,但在这间小小的会议室里,我们却感觉到了一些暖意。我后来想,这股暖意大概是和邬传雁交流时,他所流露出的那份对于投资事业的热爱,这有特别的感染力,他说:“你们能来我特别开心,在投资行业做了这么多年,一直希望能够好好地做一个小结,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告诉投资者,也让他们少走一些弯 路”。

 

       我们一起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那是一个技术分析盛行的年代,邬传雁笑称,当时身边同事也曾对他有过“短线高手”的印象,而通过做波段也曾取得过一些好成绩。但通过多年的实践,他慢慢发现,仓位变动越频繁,变动幅度越大,隐含的风险也越大,拉长时间来看,收益其实是非常不理想的,更不必说频繁交易所带来的焦虑、亚健康等种种问题。所以他在2007年左右进行了彻底的反思,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理念:完全放弃频繁择时和博弈,把操作风险拿掉,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寻找那些能够在未来十年获得数倍增长空间的好公司上。邬传雁说,当他放弃频繁选时之后,就有更多的时间来考虑投资品种的风险,包括踩雷的风险、公司长期增长空间不达预期的风险,以及虚假信息的风险。只有规避掉这些,才能真正获得较高的长期收益。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了20多年,这样的理念开始为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所接受,但对于散户,他们尚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体会长期投资的价值。而邬传雁觉得,这正是自己这个职业的职责所在。

 

       从重视短期市场波动到重视资产好坏,这是投资思维的一次重要迭代,在这个过程中,邬传雁看到了过去和当下经济结构的细微变化。“十年前各行各业都有很多表现不错的公司,而现在经济和产业格局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些企业开始了碾压式的增长,它们取得了大幅领先于竞争对手的绝对优势;也有一些企业惨遭淘汰。未来少数股票长期上涨的结构性牛市或将成为常态。这样的事情,在美股市场已经发生,美股在过去十几年里走出了一个超长的牛市,但持续上涨的公司并不多,纳斯达克尤为明显,当苹果、亚马逊这样卓越的公司迅猛成长的时候,更多的企业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日新月异的产业变革之中,我们的投资方法、思维模式都要随之改变。基金经理或许要成为一名管理领域的专家,并需要熟悉诸多业务和技术,读懂一家公司的管理体制、企业文化和业务空间;同样,我们也要从发现风险的角度着手开始我们的投资,远离投资中的风险,从那些能够持续上涨且十年具有数倍成长空间的企业中获得长期价值。

 

       立足大视野 寻找大机会

 

       宏观经济三个原动力正在全球范围内发生显著变化,使得传统的投资逻辑难以为继,作为基金管理人,要清楚地看到未来30年的机遇和风险,邬传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归本源。他从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这三个核心要素出发,向《证券日报》记者由表及里地分析了未来30年全球经济的大格局、资本稀缺性的减弱和人类价值观的进化。

 

       传统企业中,创新药和传媒的精品内容会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邬传雁具体说道:“以创新药为例,在一个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中这是具有刚性需求的,同时这个行业也是特别市场化的,长期投资价值非常大;另外,中国崛起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民众文化素养的不断升级,能够提供精神享受、触动人心灵的内容将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科创板开板、5G技术元年,一条条引线都指向了“技术爆炸”和“创新爆炸”。邬传雁对此感触颇深,2015年他离开保险机构后,开始潜心向很多年轻的科学家学习新技术、了解新思维:“技术爆炸的结果是经济微观结构两极化,所以我们看到最近二三十年突然出现了阿里巴巴、华为这样的企业,未来这样的企业一定还会有,我们基金经理的理想之一,就是提前找到珠丝马迹并布局。”

 

       这些企业的出现是偶然吗?当然不是。邬传雁认为,回头再看阿里巴巴、亚马逊这样的企业,除了看到人工智能、互联网、新能源等技术的应用,还看到这些公司内部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以及企业文化的进化,”邬传雁表示,“这样的公司对人才非常重视,积累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同时有效发挥多层次人才的作用,这样的企业,未来的增长空间是不可预估的。”

 

       未来30年科技领域的大机会藏在哪里?邬传雁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了三个方向:电子、光伏、云计算和新零售。

 

       他具体分析称:“电子行业,它不仅仅是我们所见的智能手机,甚至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得见的消费电子,未来它将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家庭的物联网、自动化的车间以及方方面面,广义电子行业的发展空间毋庸置疑;光伏行业也有很大的空间,现在全球企业都在做大做强,但他们面临着同样的天花板——资源和环保的约束,光伏行业能够很好地打破这个天花板;最后是云计算,它将对各行各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人类思维模式的变化和硬件的升级一定是同向的,云计算正在引导一种思维模式深层变革。”



上一篇:保持逆向思维 把握成长韧性
下一篇:泓德基金邬传雁:弃择时 重个股 采用...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